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可行性风险评估报告


blueski推荐 [2013-8-7]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可行性风险评估报告目录

 

 

 

一、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页

二、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三、风险评估小组

四、风险评估目的

五、评估流程

六、风险等级评估方法(FMEA)说明

七、支持性文件

八、风险评估实施

九、风险评估结论

 

 

 

 

 

 

一、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页

 

 

 

 

 

 

 

 

 

 

 

 

 

 

 

 

 

 

 

 

 

 

 

 

 

 

 

 

 

 

 

 

 

 

 

 

 

 

 

二、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控制的目标就是基于质量风险的控制,通过对过程风险分析这一工具来“设计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2、质量风险管理是通过掌握足够的知识、事实、数据后,前瞻性地推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危害发生。

3、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失败有更好的计划和对策,便于对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有效的识别对关键生产过程参数,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

4、定义:

4.1 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综合体。

4.2 风险管理:即系统性的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目标任务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

4.3 风险分析:即运用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对危险进行识别、评价。

4.4 风险控制:即制定减小风险的计划和对风险减少计划的执行,及执行后结果的评价。

4.5 高风险水平:此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验证应首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4.6 中等风险水平: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验证。

4.7 低风险水平: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

5、质量风险管理的特点是很重要,识别、分析和评价很困难且不准确,相对于获得精确的答案,全面的考量,选用足够知识和判断力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风险更为重要。

6、描述质量风险的评估目标和方法,对质量风险的评估应该基于科学性和实验,与保护使用者相关联。

7、质量风险管理应用范围很广,可以贯穿于质量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包含多种方法和适应性。

三、风险评估小组

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成立说明:本次质量风险评估项目为“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公用的可行性”,因此选择的成员的资质应对该项目有相适应的科学知识及经验,为此特确定以下人员为本次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姓名

部门

职务

组内职务

签名

日期

 

质量部

经理

组长

 

 

 

副总经理

副组长

 

 

 

工程部

经理

组员

 

 

 

生产部

经理

组员

 

 

 

生产车间

主任

组员

 

 

 

质保科

主管

组员

 

 

 

 

 

 

 

 

 

 

 

 

四、风险评估目的

1、评估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

2、提出降低预防污染与交叉污染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质量风险的措施;

3、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的验证活动范围及深度。

五、评估流程

1、列出公司在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采取的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措施;

2、对各项措施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本次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3、提出预防质量风险发生的措施,以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的验证活动范围及深度。

六、风险等级评估方法(FMEA)说明

1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FMEA 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它包括以下几点:

1.1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1.2 风险判定: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

1.3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的潜在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病患健康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如下:

严重程度(S

描述

关键(4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

直接影响GMP 原则,危害生产厂区活动。

高(3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

未能符合一些GMP 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

中(2

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低(1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1.4 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或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为建立统一基线,建立以下等级:

可能性(P

描述

极高(4

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高(3

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中(2

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低(1

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1.5 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定义如下:

可检测性(D

描述

极低(4

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

低(3

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可检测到错误通过

中(2

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

高(1

自动控制装置到位,监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工艺)

1.6  RPN(定量分级值)计算,将各不同因素相乘: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可获得风险系数(RPN = S*P*D

高风险水平:RPN> 16 或严重程度= 4

由严重程度为4 导致的高风险水平,必须将其降低至RPN最大= 8

中等风险水平:16 ≥ RPN ≥ 8

低风险水平:RPN ≤ 7

2、风险评估表

 

 

 

 

 

风险评估

#

/

S

/

P

D

起始

R

P

N

采取措施后的

等级

S

P

D

可检测性

R

P

N

 

 

 

 

 

 

 

 

 

 

 

 

 

 

七、支持性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备注

1

厂房管理、维护保养程序

M1-SB016

——

2

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M1-QA019

——

3

清场管理程序

M1-SC014

——

4

洁净区卫生管理程序

M1-SC030

——

5

洁净区容器具清洁消毒管理程序

M1-SC035

——

6

洁净厂房清洁消毒管理程序

M1-SC037

——

7

消毒液配制岗位操作法

M1-SC119

——

8

设备相关清洁操作规程

——

详见具体设备的清洁类文件

 

八、风险评估实施

1、公司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情况说明:

本公司目前共有八个注册产品,两个胶囊剂:枸橼酸铋钾胶囊、辅酶Q10胶囊;六个片剂产品:阿奇霉素分散片、格列齐特片、阿昔洛韦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红霉素肠溶片、乙酰螺旋霉素片。目前生产的两个剂型,以阿奇霉素分散片为代表产品的片剂和以枸橼酸铋钾胶囊为代表产品的胶囊剂。

一个剂型,多个产品共用厂房有压片间、充填间,包衣间,双铝包装间、铝塑包装间;

多个剂型共用的厂房有除一个剂型,多个产品共用厂房的房间外的房间。

生产设施有除尘罩、除尘机等辅助设施。

设备同厂房,一个剂型多个产品共用的设备有压片机、充填机、包衣机、铝塑包装机、双铝机;多个剂型共用的设备有粉碎机、制粒机、混合机。

2、公司采取的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措施:

2.1车间各生产工序在生产结束、更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应彻底清理及检查生产场所,每次设备检修或房间清场失效后也应清场,操作间内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设备无油垢。

2.2顶面、侧壁、地面、回风口、水池、地漏、货架,模具架,操作台,品名架,洁具架,人字梯,消防栓外表,中间控制所用仪器仪表外表等无积灰,除尘罩内外无积尘。

2.3使用的工具、容器、衡器清洁无异物,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

2.4包装工序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多余的标签、说明书及包装材料等应全部按规定处理。

2.5室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各工序的生产废弃物按规定处理好,并整理好生产记录。

2.6更换品种时应彻底清洗设备、工具、顶棚、除尘罩、墙壁、门窗及地面等。

2.7凡清场合格的房间,门应常闭,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3、评估要点

3.1 厂房从设计上是否易于维护、保养。

3.2设备、辅助设施等从设计上是否易于清洁。

3.3多个产品共用生产设备、设施:主要考虑毒性与非毒性、小剂量与高剂量产品等方面。

3.4清洁剂的选择:对产品的适用性,以及清洁后的残留。

3.5设备清洁的有效性:人员操作的多变性,设定参数的可控性、易操作性、规范性、每次执行清洁的等效性等方面;

3.6 如何确保清场的效果。

4、风险评估实施内容:


风险评估

编号#

步骤/操作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件

S严重程度

原因/程序失败

P可能性

现行的控制措施

D可检测性

起始

RP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严重程度

P可能性

D可检测性

最终RPN

01

厂房从设计上是否易于维护保养

厂房墙壁有裂缝,屋顶、楼面漏水等;灯具、管道口、风口出现密封性不好

2

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2

工程部不定期对公司厂房构建物进行检查

3

12

按厂房管理、维护保养程序进行巡查

2

2

2

8

自然灾害

1

——

——

02

设备辅助设施等从设计上是否易于清洁

洁净区

有不易清洁的卫生死角、难清洁位置,或清洁不彻底。

2

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2

清洁验证时重点关注卫生死角、难清洁位置的清洁效果评价;

3

12

按现有文件规定进行清洁验证,清场时重点关注卫生死角的清洁效果,对清场效果进行评价

2

2

2

8

未严格执行清洁程序

1

QA检查,检查确认合格。

2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_

_

_

_

03

设施设备清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现性

人员操作的多变性、规范性。

2

人员变更、人员培训不到位或未严格执行清洁程序。

2

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2

2

1

4

设定参数的可控性、易操作性。

2

参数的设置不利于操作。

2

1、详细的厂房清洁程序

2、生产设备规定了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对于需拆装设备规定了拆装的顺序和方法

2

8

按现有文件执行,加强人员操作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考核

2

2

2

8

每次执行清洁的等效性

4

每次执行清洁的效果不一致

3

1、按照厂房、设备等清洁规程进行日常清洁维护

2QA检查,检查确认合格

2

24

按现有文件规定进行清洁验证,清场时重点关注卫生死角的清洁效果,对清场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加强人员清场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考核

4

2

1

8

 

风险评估

#

步骤/操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件

S严重程

原因/程序失败

P可能

现行的控制措施

D

检测

起始

RP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

P

D

最终

R

P

N

04

多个产品共用生产设备设施

清洁不彻底导致污染与交叉污染

4

未严格执行清洁程序

2

QA检查,检查确认合格

 

2

16

按现有文件执行,加强人员清场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考核

4

2

1

8

清洁验证方案中对产品的清洁评估错误

2

在设备清洁验证中做好产品公用清洁验证的评估

 

3

24

进一步完善清洁验证文件,主要从毒性与非毒性、小剂量与高剂量产品等方面考虑。

4

1

2

8

新增产品或产品批量改变

2

对新增产品、批量改变等情况在上次清洁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2

16

对于新增产品、批量改变等必须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

4

1

1

4

多个产品生产时,未做适当的隔离措施,导致混淆或交叉污染

4

多个产品生产时,未做适当的隔离措施导致混淆或交叉污染

1

1、设立单独、专用的操作间

2、阶段性生产或保护措施

3、在包装区域设置过程控制台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使用前未确认设备状况

3

没有合适的清洁检查方法

2

规定使用前检查设备清洁状况的方法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设备清洁后保存时间过长导致清场失效

2

规定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期限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风险评估

#

步骤/操作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件

S

原因/程序失败

P

现行的控制措施

D

起始

R

P

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

P

D

最终

RPN

05

润滑油的管理及使用

未使用食用级润滑油

4

未使用食用级润滑油保养设备

1

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油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润滑油泄露对物料的污染

4

设备传动部件密封圈破损等导致泄漏

2

保持设备传动部件的密封性良好。

2

16

加强设备预防性维护;

4

1

1

4

06

清洁剂的选择

清洁剂失效

3

浓度配制错误;

1

明确规定各清洗剂的配制

1

3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使用不同种类的清洁剂

1

配制清洁剂时必须二人复核操作。

1

3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清洁剂残留超标

3

未严格执行清洁程序

2

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07

清场效果的维护

清洁后到使用前的维护错误导致清场失效

4

人员培训不到位

1

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已清洁设备存放、处置不合适

1

已清洁设备在清洁、干燥的条件下存放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未遵守清场后的管理制度

1

凡清场合格的工作室,门应常闭,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风险评估

#

步骤/操作

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

S

原因/程序失败

P

现行的控制措施

D

起始

RP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

P

D

最终

R

P

N

08

除尘管理

除尘设施缺失

4

除尘设施设置不合理或是未配备足够的除尘设备

1

在每个产尘大的房间、设备都配备了相应的除尘设备或相应的除尘措施除尘器均为全排风,不得进入空调的回风系统。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除尘设施运行时失效

4

除尘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运行故障

1

生产前试运行12min,观察除尘机是否正常,若不能正常工作,则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2

8

在生产过程中除尘机发生故障,应停止生产

在产尘量大的房间或设备处设置提示牌:请开启除尘设备后进行生产

4

1

1

4

09

模具管理

生产中使用了错误的模具

3

使用了不用品种或规格的模具

2

需使用模具、冲模时,由岗位操作人员凭生产指令向模具管理员领用相应的模具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使用时对模具处置不当导致污染

3

使用模具前未进行清洁消毒导致污染

2

使用模具、冲模前应对模具、冲模进行清洁消毒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管理不当导致模具不符合生产使用要求

3

管理不当导致模具生锈、过度磨损等影响使用

2

冲模应放入专用的冲模箱内用机械油保存;模具按各机器型号存放、领用

1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风险评估

#

步骤/操作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

S严重程度

原因/程序失败

P可能性

现行的控制措施

D可检测性

起始

RP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

严重程度

P

D

检测性

最终

RPN

10

物料管理

领用或使用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物料

4

领用了错误的物料

1

从仓库核对并确认物料无误后领用。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物料存放距离过近导致交叉污染或是拿错使用

1

不同物料及不同批次的物料存放有适宜的间距,并有相应的状态标识。

每件物料外应有物料卡。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使用过程中缺少物料的核对检查

1

使用过程中在每一步生产期间要有两个人检查、核对及签字。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中间站发生混淆或污染事件

1

中间站的物料按区域品种、规格隔离存放,物料进出均需核对。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11

零头物料管理

领用或使用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零头物料

4

零头物料管理不当

1

核实品名、批号、数量等标识后,分类存放中间站或暂存间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领用不同类型零头物料用于生产操作

1

在生产指令上注明应领取的零头批号,配料工序凭生产指令到中间站领取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风险评估

#

步骤/操作单元

可能的不良事件

S严重程度

原因/程序失败

P可能性

现行的控制措施

D可检测性

起始

RPN

建议采取的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等级

S严重

程度

P可能

D可检测性

最终RPN

12

清洗工具及容器具的管理

清洗工具或容器具导致污染发生

3

清洁工具或容器具本身未清洁彻底。

2

有每种清洁工具详细的清洁方法;

明确丝光毛布的材质、标色(不同颜色的使用范围)。

2

12

按现有程序执行,容器具进行清洁验证评估

3

2

1

6

存放不当导致污染

1

清洁用工具经清洁后,存放在各自区域的洁具存放间。

2

6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13

筛网管理

使用了不配套的筛网或筛网的目数与工艺要求不一致

4

没按规定选用符合工艺要求的筛网

1

车间操作人员会根据生产工艺选择正确的筛网,并有人复核以确保选择正确性,同时在筛网上面均有明显的标记表明筛网目数。

1

4

按现有文件执行,不需采取额外措施。

-

-

-

-

 

 

 

 

 


九、风险评估结论

经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共同对以上所列13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后,可确认目前我公司采取的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措施适用于公司日常生产操作,可以确定我公司生产车间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用于多产品的生产是可行的。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管理,树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的意识与行为,做到有效的清洁与清洁状态维护。

2、在清洁验证工作中,应做好清洁验证中清洁效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确认工作,尤其对于新增产品、批量改变产品、设备变更等重要情况要做好质量风险评估以确定验证内容的范围及深度。

此后应每年进行质量风险再评估,以确定在新的情况下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重点放在检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与差错的措施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上。

 

 

 

 

 

评价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