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药“涅槃”的标本意义


blueski推荐 [2009-6-3]
出处:中国证券报
作者:邢佰英
 

传统行业进入衰退期,新拓展的领域暂不能支撑业绩,在这个时候大刀阔斧筹备转型的原料药企业,不止华北制药一家,但大胆引入外资进行资产整合、间接实现体制转换的原料药国企,华北制药是领先者。

    在舆论纠结于华北制药携手DSM究竟能为公司带来多少利好时,更多有同样处境的原料药企业也在思索,以这种方式实现蜕变的性价比有多高。

    2008年,是原料药企业业绩大幅冲高的一年,VC价格高位运行让原料药处于行业高景气周期,已公布年报的几家原料药上市公司中,东北制药、浙江制药业绩分别大增6倍、16倍。然而,也正是这些受益显著的企业,纷纷在年报中预警原料药业务面临下滑风险。

    身处原料药行业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预见到了未来的发展瓶颈。业绩高增长的“歌舞升平”气氛挡不住企业“谋变”的念头。然而,华北制药身上所具有的“大型国企、行业龙头”等元素使得公司“转型”很有代表性,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原料药行业的下一个方向。

    与其他传统原料药企业类似,华北制药目前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有点尴尬。公司管理层已清楚地认识到,青霉素业务竞争已白热化,通过完善产业链来平滑收益不再是独家优势;营养品VC行业尽管产业集中度很高,华北制药拥有主导优势,但刚性市场正引诱大量的新进入者,会打破原有的供需局势,导致价格下行。

    华北制药方向很明确,就是“去周期化”,寻求更有潜力的药品研发方向,寻求更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但要清除多年累积的沉疴,资金短缺的难题首当其冲。

    在多个融资渠道遇阻的情况下,华北制药引入DSM的理由足够充分。首先,实现了资金“输血”,DSM拿出真金白银共建合营公司,华北制药只需要以资产折现,这对于现金流不充裕的华北制药来说是笔划算的交易。

    其次,双方共建合营公司,再反向收购华北制药旗下的四家子公司资产,这样即实现了公司体制的转换,相应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也将完全革新,这将给华北制药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此次“联姻”门当户对,DSM作为国际原料药巨头,不仅在技术上可以大力“提携”华北制药,所拥有的完善的海外销售渠道也有助于华北制药拓出一片国际市场。

    此外,此次合作还很有可能对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等VC行业的其他几家竞争对手产生挤出效应。

    尽管华北制药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做法不失为国企转型的良好范本,但,华北制药此次合作也做出了妥协,四家子公司的资产出售定价是否过低,产品的海外定价权是否会因此受影响,公司是否会成为DSM的廉价原料产地等等。

    从优化我国医药类国企成功完成转型的范本意义来讲,华北制药此次引进外资合作方在操作层面还可进一步完善。

    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益处不再赘言,只是合作的时点上有待商榷,在资金紧缺与转型迫切的情况下,与国外医药巨头进行谈判,究竟能掌握多少主动权,另外,在涉及到资产出售时,资产的评估及定价是否能够更加科学,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国内企业再三思索。

    华北制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无疑对行业产生震动,更多的合作或转型计划也将加速酝酿,但我国医药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平都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公司无论是希望引进资金还是技术,合作方案都要紧密契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尽量保持主动权。

    对于有着多年历史的大型国企来说,谋求转型从来都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阻力都可能超出想象,但从华北制药多年来筹备携手DSM、收购集团优质资产新药公司来看,华北制药管理层推动转型的态度坚决,正是这样一种支持,才使华北制药的转型领先一步,有望为后来者留下前车之鉴。